///
时间折叠
2008年11月8日,对于新西兰来说,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
一个名叫约翰·基的中年男子,意气风发地站在舞台上。
他挥动着双手,向台下致谢。
喜悦之情毫无保留地在他的脸上舒展开来。
他的身旁,夫人布罗娜身着一袭深蓝色礼服,温文尔雅;
儿子马克斯和女儿斯蒂芬妮,一个13岁,一个15岁,则略显青涩。
正是那一晚,浸淫新西兰政坛多年之后,国家党约翰·基最终击败稳坐总理宝座九年的工党“铁娘子”海伦·克拉克——
成为历史上第38位新西兰总理。
工党时间,就此折叠。
要知道,在此之前,新西兰一直是工党的独角戏。
时间向前推半年,克拉克还曾到访中国,签署了影响深远的中新自由贸易协定。
当晚,大选结果出炉后,她宣布辞职。
没过多久,克拉克挥别自己深爱的土地,飞往纽约,加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无论如何,约翰·基的这一仗,打赢了。
他从坎大毕业,又到哈佛读研,当过企划经理,还做过外汇交易员。
一方面,他与同事关系相处融洽,每天微笑以对;另一方面,他工作能力出色、杀伐决断。
所以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笑脸暗杀者”。
当选总理后,这位“笑脸暗杀者”钦定了一位副手,就是比尔·英格利希。
英格利希是一个典型的摩羯座。
他嗜书如命,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基本上是书不离手的。
甚至在他的学生宿舍,别人的柜子放的都是生活用品,而他的柜子放的却都是书。
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国家党。
早在2001年,英格利希就曾接任过国家党党魁。
可惜,次年大选挑战克拉克时铩羽而归,于是他辞去党魁职务。
风水轮流转。
几年后,约翰·基当选党魁,国家党更是在他的带领下胜选,重握政权。
英格利希的仕途也再度光明起来。
暗藏汹涌
2009年,约翰·基访问中国。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中国之行。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对于中新两国面临的未来机遇,我感到非常兴奋。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中新关系,的确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西兰是:
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
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第一个与中国启动双边自贸区协定谈判、
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
当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到新西兰旅游的第四大客源国。
此外,新西兰与美国的关系也渐入佳境。
约翰·基跑到美国,与刚当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谈笑风生”。
最后,他还不忘在美国热门电视节目《大卫·莱特曼晚间秀》节目里“推销”新西兰。
毕竟,他还兼任新西兰旅游部长一职。
节目里,约翰·基向观众阐述了“一定要去新西兰的十大理由”。
其中,排在第一的理由是: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同,我们新西兰仍然喜欢美国。
要知道,美国的单边主义可是伤了很多西方人的心。
幽默是社交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这档节目无疑为新西兰加分不少,也为约翰·基吸粉无数。
国家党约翰·基的第一个任期,民众纷纷打出高分;
他和比尔·英格利希,也被誉为“黄金搭档”。
表面看似形势向好,其实汹涌暗藏。
反对党工党突然爆出猛料,向国家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少数民族事务部长兼妇女事务部长黄徐毓芳,涉嫌公款私用。
黄徐毓芳,一个在上海出生、在香港与八个家庭共用一间厨房和卫生间的公寓里长大的女孩,是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国会议员。
工党指出,黄徐毓芳与丈夫享受差旅津贴,但在使用津贴出国期间从事了商务活动,这违反差旅津贴的使用规定。
看似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在当时闹得不可开交。
重压之下,黄徐毓芳辞职了。同时,她代表的奥克兰Botany选区虚位以待。
当年与其一同竞争Botany选区席位的还有工党的霍建强、行动党的王小选。
几个月后,该选区补选开始。
接替黄徐毓芳的,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
Jami-Lee Ross (罗斯)。
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他,可否预料到多年后的命运?
内乱不断
2011年2月22日12:51,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发生6.2级地震。
这场地震共造成185人死亡。
市中心标志性的大教堂,也被无情地摧毁。
没有任何理由,
也没有公平与否,
人们各安其命。
所幸我们能做的,
唯有牵着他们至爱的手,
一起向远方走下去。
——约翰·基在全国哀悼仪式上如是说。
在惨痛的伤亡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人们也不再追究,第一个任期内的国家党政府把商品服务税(GST)从12.5%提升到15%,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就在一切趋于平和之时,一桩“农场收购案”打破了宁静。
上海鹏欣集团出资2.1亿纽币收购新西兰农场,然而大部分新西兰人都不能接受自己国家的土地让外国公司买走。
一位长者说道:“这并不是外国投资,而是外国对我们新西兰的打劫!”
这位长者,就是行动党党魁温斯顿·彼得斯。
热衷于环保事业的绿党,也对这桩“农场收购案”嗤之以鼻。
一时间,国家党受到了工党、优先党和绿党的多面夹击。
眼看新一轮大选如期而至,不过“农场收购案”对国家党的冲击却微乎其微。
还是那个油腻的中年男子,约翰·基,喜提“连任”。
就像这一年的橄榄球世界杯,新西兰全黑队在主场夺冠一样。
国家党赢得了48%的选票;工党27.1%;绿党10.6%;优先党6.8%。
在国家党的第二个任期内,工党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把锅烧热的,是时任大奥克兰市第一任市长林·布朗。
谁曾想到,一张“人畜无害”的脸庞下,竟然隐藏着一个惊天桃色大新闻。
2013年,有爆料者称,布朗和市议会的一名华人顾问保持了两年的婚外情关系。
二人还曾于工作时间在市议会的办公楼内发生性行为。
铁证如山,布朗不得不承认了这桩风流韵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市长、婚外情、华人、办公室性行为……
这几个词汇交织在一起,足以让政坛发生一次巨型地震。
最终,布朗没有选择离婚,也没有选择辞职。
而且,在工党的全力支持下,林市长,连任了!
我们永远搞不懂政客们的想法,就像我们永远无法成为贵族。
And we'll never be royals
It don't run in our blood
That kind of lux just ain't for us
We crave a different kind of buzz
——Lorde - Royals
当时,“新西兰小天后”Lorde只有17岁。
同样,作为婚姻平权的支持者,那一年的Lorde亲眼见证了同性婚姻在新西兰这片土地之上合法化。
异军突起
转眼,又是一年大选日。
2014年,约翰·基率领国家党再次赢得大选。
三连冠这种情况,在新西兰并不多见。
新一届政府的几个部长职位也发生变动。
一直遭人诟病的“交通问题”像一个烫手山芋,传到了西蒙·布里奇斯手中。
他成为了交通部长。
他曾在32岁的时候,击败了包括行动党彼得斯在内的11名候选人,一举拿下陶朗加选区。
这件事足以让他津津乐道好多年。
而此时,工党也没有闲着,党内又双叒叕换党魁了。
这是工党在过去4年里的第4位党魁。
这次由安德鲁·利特尔挂帅。
工党领导班子更替后,杰辛达·阿德恩的党内排名由13位蹿升至第5位。
阿德恩是谁?
当过克拉克办公室的研究员;当过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政策顾问;后来还被推选为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联盟的主席……
一连串漂亮的履历,注定了阿德恩即将开启不平凡的人生。
早期,你总会看到她和布里奇斯一起出现在早间新闻节目。
他(她)们代表着各自的党派,分享观点,表达政见,有过激烈地争吵,也曾放肆大笑。
两人的“野心”,或许就在那个时候悄然萌生。
国家党在第三个任期内,做了一件举世瞩目的事——修改国旗!
新西兰国旗图案主体是南十字星座,其中一角展示英国米字旗。
约翰·基说,这面旗帜代表了历史的一个时期,新西兰早已经走出了这个时代。
一场轰轰烈烈的换国旗公投开始了!
工党直斥:这是一场劳民伤财的闹剧。
2016年3月24日,这场换国旗风波偃旗息鼓。
国旗图案新设计的支持率为43.26%,不敌支持原设计的56.74%,最终原设计保住了。
民众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约翰·基亦是如此。
在一个普通的星期一上午,他突然宣布辞职。
约翰·基宣布辞职时情绪激动,形容辞职是“有生以来最困难的决定”,并说“我不知道之后我会做什么”。
为什么辞职?
按照约翰·基的说法,想要多些时间陪家人。
其实,政客们的心中早已有了不同的答案。
下一年,新西兰又要举行大选了。国家党连任四届的梦想,能否实现?
约翰·基的辞职,让死气沉沉的政坛,一下子热闹起来。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回过头看,政客们的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副总理英格利希顺利接任新西兰总理和国家党党魁的职位。
为了表现亲民,他经常在社交网络上Po照片。
他亲自下厨,为家人烤披萨。
结果,网友发现他竟然在披萨上放意大利面!
如此“黑暗料理”招致接二连三的调侃。有网友甚至称“新西兰这是向意大利宣战!”
即便如此,国家党的人气丝毫未减。如果一切按照正常的态势发展,国家党四连任指日可待。
然而,2017年8月1日,距离大选仅剩七周,工党宣布,党魁换人了!
这或许是工党十年来做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人们有种预感,就像大洋彼岸的特朗普,阿德恩她会创造历史!
是的,接任工党党魁的第二天,尚未生子的阿德恩在电视节目中“发飙”了。
节目主持人对着too young的她,问了一个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问题:
“如果这次大选你当上了总理,那么你是否会在任职期间休产假?”
听完这个问题,阿德恩直接用手指向主持人说道:
“都2017年了竟还有人问这种问题,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在什么时候生孩子,是女性自己的选择。这不应该成为决定女性能否获得工作的预设条件。”
在性别平等深入人心的新西兰,这一波怒斥让阿德恩圈粉无数。
更重要的是,这也为日后她在任期内诞下女儿,埋下了伏笔。
天崩地裂
2017年9月23日,大选日。
当晚,大选结果并未尘埃落定,国家党和工党都在等待优先党作出最终的“结盟”决定。
显然,“混合议员比例代表制”成为了最大赢家。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等待,优先党彼得斯终于宣布:工党、优先党、绿党三党“结盟”,组成新一任新西兰政府。
至此,阿德恩成为了新西兰的第三位女性总理,彼得斯被任命为副总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英格利希,又一次在大选中失利。
当年的情景如同一个跳脱不出的魔咒,让人黯然神伤。
2018年,情人节的前一天,英格利希含泪宣布辞职,同时称自己将退出政坛。
从这一刻开始,约翰·基和和比尔·英格利希的时代正式结束!
这个时代标志着国家党前所未有的高人气,包括2008年至2017年的三届连任。
离开时,英格利希希望由党团投票选出新的党魁,带领国家党为2020年大选做好准备。
眼下,谁能扛起这面大旗?
和现任总理多次同台的布里奇斯,或许是国家党“制敌武器”。
布里奇斯登上国家党党魁宝座。
好景不长,就在布里奇斯准备意气风发挑战阿德恩的时候,“豪车门”事件爆出。
有消息泄露,布里奇斯3个月的公务开销达到11.4万纽币,分别用在机票、住宿,还有一辆配有司机的豪华轿车的通勤上。
其开销远远高于其他国会议员,免不了让人怀疑他有贪污腐败之嫌。
而他也开始了“抓内鬼”的行动。
新西兰政坛年度“宫斗剧”拉开帷幕!
10月15日,布里奇斯召开发布会,宣布调查结果:国家党的泄密者就是Botany选区议员——罗斯!
罗斯也没闲着,赶在发布会开始前的六分钟,连发数条推特,否认自己是泄密者。
一天后,罗斯继续展开回击。
他曝光了布里奇斯非法收受竞选资金一事,并公开了一段极具争议的对话录音。
布里奇斯:“我觉的两个华人挺好,或一个华人,一个菲律宾的。”
罗斯:“两个华人要比两个印度裔的要有价值。”
布里奇斯:“对啊!党内某位现任议员真是 Fu*king useless... ”
由此,布里奇斯的公众形象大损,民调排名跌落谷底。
阿德恩这个时候在干嘛呢?
她似乎没空吃瓜,除了照顾6个月大的女儿之外,她还要忙着给工党后院灭火。
因为在她的任期内,移民部长竟然给一名曾经拿着假护照逃到新西兰的捷克毒贩特批了永久居民签证!
多少华人前赴后继,筚路蓝缕,只为那张永居贴纸。
而移民部长“只用1小时”就作出的这个决定,让大家的努力还不如一名毒贩。
……
转眼,还有不到40个小时,无论你愿不愿意,我们都要进入全新的一年。
回顾新西兰这10年,江湖夜雨,人物浮沉。
新西兰下一次大选是2020年,留给各党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 E N D -
这才是新西兰
重磅!刚刚,新西兰这位华人,被崔永元冒死举报!小崔的处境究竟有多危险?看完你就知道了...
1分钟前
在后台回复 驾照 免费获取新西兰考题
99% 华人看完之后笔试一次就考过
发送给作者